宝华山AR导览
宝华山微信
宝华山微博
720实景漫游
宝华山客服热线 咨询热线:4001 588 815
宝华山投诉热线 投诉热线:0511-8778 6789
门票实时数据
TOP
头条新闻
清静绝尘访古刹
时间:2017-10-29浏览次数:370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皆寂,惟闻钟磬音。

我以为,用唐代常建的这首诗来形容宝华山是再适当不过的了。沿着乾隆御道拾级而上,一路为伴的是参天的古木,如盖的绿荫挡住了烈日骄阳,也挡住了俗世的喧嚣与浮躁,山谷幽深,林木葱茏,很多树上挂着植物的种名,告诉你它们的珍贵与稀少。石阶上洒下阳光的碎影,身旁的山涧里偶尔会有一小股清泉流出,几只粉蝶翩然飞过,给山林增添了生气,真可谓是“水流石不动,山静云自飞”。石板已被磨得光滑,想当年,康熙帝数度来游,赐银赐物、不吝墨宝,乾隆帝六下江南就六上宝华山、六进隆昌寺,栽下六棵御道松,发出了“宝华深处秀,问路语吾曾”的感慨,更不用谈那数以千万计的达官贵人、文人雅士、僧人香客曾多少次踏上这幽幽古道了。

山路渐渐放亮,快到顶了,一片古建筑群出现在我们眼前,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隆昌寺了。其实说到顶并不恰当,因为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的隆昌寺庙是建在宝华山的山凹之中的,在它的周围有大小山头36座,山峰形如莲花瓣,整个宝华山就像一朵莲花,而隆昌寺便端坐于这巨莲花蕊之中。环望四周,青山相拥,古木掩映,云雾缭绕,来到这清静绝尘之处,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,内心充满着安详与宁静。

隆昌寺的山门很不起眼,面北而开,据说是为了方便水路而来的香客。隆昌寺的布局比较少见,不像通常寺庙那样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这样一路上去,它的山门却在一侧,里面分为东西寮房,一字排开的方丈室、藏经楼、大雄宝殿与左右厢楼以及正面的大悲楼组成一个大四合院,并与戒堂、铜殿、无梁殿等七个小院又组成了一个既独立又相连的方形庙宇,回廊相随,院院相通,非常巧妙。据说这种组合布局,主要是与律宗道场传戒所设十四个堂口有关,气势宏伟庄严而又井然有序,既表现了佛教传统的理性精神,又在高低错落、虚实对比中显示出极高的建筑艺术。

踏进隆昌寺极平常的山门,向右一拐,进入四合大院,平正开阔的院落让人顿生亲近之意,显露出它的平静、亲和、不张显的风格。也许不是香期,寺内敬香的人并不太多,没有喧闹嘈杂的感觉,有的只是静穆平和的气氛。迎面走来一个老僧,身穿灰布僧袍,脚蹬黄色僧鞋,左手拄一个竹节拐杖,亲切自然的神态让人想起自己年老的祖父。出了大四合院,由院内回廊就进入另一个四合院内,在这里有一个戒台堂,也就是学徒受戒的地方,这也是在其他寺庙很少见到的。宝华山隆昌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,在历代律师的弘扬之下,宝华山律法得以深入人心。据说开始建的是一个木戒坛,康熙年间,又将木戒坛易以为石,分为上下两层,四周以层栏护之,并承以莲座,镂刻精美花纹,显得十分庄严沉稳。据宝华山志记载:“释见月造石戒坛,开基之夜,感坛殿放光五色,直冲霄汉众山群楼,明如白昼,莫不骇异赞叹。”从此,数以十万计的求戒僧众从戒台上走下,取得“戒牒”而传佛法于天下。宝华山戒坛是至今依然在传戒的古戒坛之一,宝华山也因此被称为“律宗第一名山”,让人肃然起敬。

游宝华山,无论是远望山间静穆密郁的古树,近观寺内安详庄重的佛堂,还是聆听回荡的晨钟暮鼓,体味悠悠岁月的痕迹,无不让人心静超然,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喧闹与芜杂。然而,我们身上的俗尘毕竟太多,或许我们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自然与宗教的寻访中,才能洗涤我们日益沉沦的灵魂。

 

 

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 宝华山微信 宝华山APP 宝华山微博